总有人说向往田园生活,想要回归田园,闻一闻泥土的芳香,看一看田间的日落,但是真回到田园,发现和自己理想的又相差很多,习惯城市的生活就很难放弃舒适的房间,便捷的外卖和随时淋浴的热水。我们试图在乡村构建这样一个空间,既能体验理想的田园生活,又能连接乡村,协助乡村一起成长——乡村生活家。
乡村生活家
乡村生活家,由郭奔,马锐团队与丝绸路上联合发起的生活方式实验项目。
1990年的时候,中国有377万个自然村。可到了2017年,只剩下244万个 ,130多万个自然村消失了,面对渐渐消逝的乡村,我们决定做点什么。
我们在走访和了解年轻人离开和无法留在村子的原因后,决定在乡村构建一个空间,即使无法扎根乡村,也希望年轻人创造价值。这个空间即有城市舒适的生活条件,又能体会乡村的田园雅致,让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结合起来,带来城市的理念与潮流,带出去乡村的好物与产品。
由此探讨年轻人和乡村之间究竟用怎样的方式,重新连接起来,振兴乡村。

如今,各种田园生活的短视频,直播吸引不少人的关注,其中的安逸舒适,引人向往,多数人认为视频里的不真实,毕竟真实的乡村不是这样,既然我们对理想的乡村有自己理想的状态,那么我们就将理想变为现实。我们计划打造三个空间,每个空间拥有不同的职能。
乡村生活家:
来到乡村和留在乡村,我们首要解决是住的问题,我们准备打造一个共享公寓,这是一个符合你想象中的田园生活的地方,有舒适的床,雅致的装修,随时可以淋浴的热水,每天可以看到乡村的日出日落,可以随时去田间地头。
人民服务家:
这是一个工作室,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提供各种工具,因地制宜的变成工作室,在这里的人们,可以想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农民学习家:
一个乡村演讲交流平台,如果发现自己想做的事需要别人的帮助,那么可以在这里发布自己的需求,讲述自己想做的事,邀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协助你一起完成一些有趣的事。也可以在这讲述你奋斗的故事,讲述你的见闻,给村民讲讲外面的世界。也可以听村民讲讲自己的过去,讲讲那些你没有听到过的经历。
看到这里,有人会说,这不就是乡村民宿?实际上完全不一样,我们不是乡村民宿,我们是乡村生活家,我们有主理人,有生活,有服务,有产业,有自己的价值主张。我们将采取新的模式,例如,我们的共享公寓不收取住宿费用,仅需要你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为交换,帮助我们制作一些家具,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画,或者帮助当地农民用有趣的方式帮助他们售卖农产品,换句话说说,在这里更多的是用技能作为交换。
首次尝试
2022年2月,机缘巧合的情况下,我们在白鹿原下白村开始将我们的理想转变为现实,开始了我们的首次实验。西安蓝田县下白村,位于白鹿原,就是小说《白鹿原》中,那个白鹿原。白鹿原,一种特色地貌,呈现阶梯状或台状的黄土高原,传说周平王在迁都洛阳的途中,曾见过原来的白鹿游弋,所以得名。地跨长安区(原长安县)、灞桥区、蓝田县两区一县的灞河、浐河之间,东起点与篑山相接,西到西安和长安,南依秦岭终南山,北临灞河,居高临下,是古城长安的东南屏障。
现在进行时
来到村里,印象最深的是一切是那么的安静,村里的小学钟声依旧,但已经没有多少学生,村里大多都是老人,缺了些年轻的气息,空旷的乡村,残破的旧房。
无论哪片土地都有它的历史,历史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于这片土地上。遗迹、故事、和那地方的人。本着这样的理念,我们对三间院落开始正式的改造,以符合习惯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的想象,开始改造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空间。

我们坚信,新的事物,只能在旧的事物基础之上再创造,这样才有历史和文化的积淀。旧事物经过了漫长的岁月,由人们勤勤恳恳积累而成的。旧事物在一旦被毁坏,历史和文化失去了就很难复原。在创造新事物时,仔细发掘从旧事物中所继承下来的价值,进行再发掘才是值得做的事。
我们将三个院落分别命名为桃花里、南山居、锦绣院,分别对应三个功能空间,计划最终呈现出具有关中特色的简约舒适的现代风格。
和我们一起参与改造的,都是村子的年长的村民,看到这里不免也有些感慨。

遇见的未来
年轻人的离开似乎是村子的最终命运,我们试图改变,寻找年轻人的理想与乡村之间的平衡,给予年轻人的想要的生活状态与氛围,改造乡村,呈现出新乡村的力量。
年轻人是未来,哪里有年轻人,哪里就有活力,城市化却像一只猛兽吞噬着年轻人,让年轻人若即若离。未来,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,振兴乡村,让乡村变得更有活力,也希望能短暂释放城市中年轻人的压力,在这里得到片刻的宁静,做些自己想做的事,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,即使不是扎根乡村,也能让年轻人与乡村之间有一个连通的桥梁,相信在这样的平衡下,活力终会回归,这里会再次焕发光彩,然后我们继续前行。
如果你也有想法,也想加入我们,可以联系微信号:sichoulushang03